上次在 淺談「利率政策」(一) 我們初步的了解到
中央銀行可以透過調整利率來增加或減少在市場上的貨幣供給
進而影響通貨膨脹、借貸成本、景氣、工作機會 ... 等
那就會衍伸一個問題,那就是「利率應該調整為多少才合理?」
1%?2%?3%?還是每到選舉就會拿出來吵的18%?都不是!
就像每個人讀書或工作時,總是會訂立一個目標去完成
可能是達成KPI、All Pass、脫團、甚至消極一點的不要被當/火掉
利率的調整也是如此,央行調整利率的重點不是「利率應該是幾%」
而是為了達成某某目標,所以我們要調整利率
這是一種縝密的 Try - Error 的過程,只是萬一 Error 的後果可能很嚴重
以下我們來看看各國央行究竟在「關注」什麼
首先我們來看看美國
美國聯準會(FED)的首長,也就是央行行長,在上週四(2015.09.24)於安默斯特大學
提到「仍將於年底提高聯邦資金利率,而調升短期利率則會在適當的時候,也就是
勞動市場的改善與達成通膨降至2%的目標。」來源:The wall street journal
2014年2月,Yellen 剛上台沒多久,當時美國的量化寬鬆還沒結束,當時她除了提到會延續
前任首長 Bernanke 的政策之外,也提到失業率的改善比預期的顯著,長期的通膨目標為2%。
來源:Bloomberg
Yellen 升息與否,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勞動市場狀況
這是一個完全公開的訊息,Bloomberg 甚至還做了這樣的東西
再來我們看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,今年利率連三降的中國
在8月25日人民銀行的 降準降息答記者問 中的幾個跟利率較相關的重點
1. 對金融機構起到引導作用(也就是宣示意味)
2. 降低社會與企業的融資成本
3. 希望達到擴大內需的效果
有興趣可以看內容,不過 ...... 如果你當過兵,你會有看莒光園地的感覺
再來看看大陸人行首長周小川今年5月在全國政協委員學習報告會上
對中國金融發表的看法(出刊於《中國金融》,來源為中國網)
洋洋灑灑萬言,重點就是金融業市場化、國際化、多元化
為達到此目的,景氣趨緩的改善以及匯率穩定,是中國目前關注的重點
然後是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
讓我們一邊恭喜勝選的安倍晴明安倍晉三,一邊看看他端出的牛肉(來源日本經濟新聞)
嗯 ... 看不懂?
(圖為讓子彈飛劇照)
Ok~沒問題,讓我翻譯翻譯 ......
1. GDP目標由目前的500兆日圓提高至600兆日圓
2. 提高每位婦女的生育率,自2013年的1.43胎/人增至1.8胎/人
3. 因為照顧老人或嬰兒而離職的人數降為0(真是雄心壯志 ...)
很明顯的,達成GDP目標,鼓勵企業發展以及有利出口環境
日本的利率政策未來或許會維持寬鬆
再舉個過去的例子,舊的安倍三箭,看看他當時說了什麼
看了這麼多外國的目標,最後看看我們台灣
相對於大國的攻擊性,台灣我認為算是比較積極但被動的防禦
畢竟我們仍屬於小經濟體,且為海島型國家,仰賴對外貿易,最怕大國打噴嚏
我們的彭總若要簡單的形容,就是穩定兩個字
穩定物價、穩定匯率、穩定景氣、防止熱錢 ...... 聽起來跟其他央行都一樣
不過你還是需要知道,這些就是小國央行主要的考量
那麼這次的降息我認為有提前反應美國年底可能升息的因素在
當然這個問題沒有那麼單純,國內景氣、通膨尚有空間、打房有進展都是考量的點
我只針對預防這件事來講
簡單說,如果美國升息,表示美國借錢便宜或是存錢利息多,好投資
所以熱錢會流出台灣去投資美國,台股跌,投資少,可能影響景氣
如果把年底美國升息的衝擊,當成是讓拳王泰森往你頭上打一拳
那麼假設彭總分兩次降息,就像是換一個一般拳擊手,打兩拳中場有休息
提前讓這件事情的部份影響發生,來降低傷害,這就叫做目標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央行的決策依據,你可以參考這個PDF
(圖片來源:天下雜誌)
梁實秋在《鳥》一文中提到
「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,細瘦而不干癟,豐腴而不臃腫,
真是減一分則太瘦,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穠纖合度。」
拿著利率工具,調整金融環境,以期達到目標,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。
本著作由Osiris Atom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